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解释解读

阅读:777 2024-06-26 19:36:44
字体大小:
摘要:2024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5次会议上通过,并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背景、起草过程、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

2024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5次会议上通过,并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2024年6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该司法解释及近期的反垄断典型案例。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朱理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二级高级法官余晓汉出席,林文学主持。

在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以及反垄断典型案例。这部新的司法解释是在吸收2012年《垄断民事案件规定》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2022年修正的《反垄断法》制定的。

 

制定背景与起草过程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反垄断是其内在要求。强化反垄断,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实现高质量发展。反垄断民事诉讼是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渠道。2013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垄断民事一审案件977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自2019年成立至2024年5月底,共受理垄断民事案件178件,审结131件。人民法院的反垄断民事审判工作在制度建设、经验积累和明确规则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垄断执法司法工作。2022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2022年修正的《反垄断法》进一步明确了反垄断相关制度在平台经济领域适用的基本规则,完善了纵向协议认定规则,增加了对垄断行为的惩治力度。

2012年《垄断民事案件规定》主要规定了垄断民事案件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对于《反垄断法》实体条款的司法适用未作解释和规定,难以满足审判实践需要。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自2021年立项,历时三年,经五轮意见征求和多次专家论证会,最终形成送审稿,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

 

起草的基本原则

在起草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五项基本原则:

  1. 坚持政治引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反垄断司法的要求落实到位。
  2. 坚持依法解释:准确反映立法精神,确保司法解释符合立法原意。
  3. 坚持问题导向:适应经济新业态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规定新的分析判断维度和方法。
  4. 坚持立足实践:总结反垄断执法司法经验,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5. 坚持包容开放:吸收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并转化为实践指引。

 

主要内容

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共51条,分为六部分:

  1. 程序事项:包括垄断民事纠纷案件的界定、起诉方式、案件管辖等。
  2. 相关市场界定:规定界定相关市场的原则、证明责任、分析方法等。
  3. 垄断协议:规定协同行为、行为主体、纵向垄断协议等事项。
  4.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包括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和各种滥用行为的认定。
  5. 民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形式、损失认定、行为效力等。
  6. 附则:规定新旧《反垄断法》的衔接及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结语

从2012年的《垄断民事案件规定》到2024年的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体现了人民法院对反垄断审判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迈向新层次。新的司法解释将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审理垄断民事案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为推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附件:司法解释全文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4年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4年6月24日

参考文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反垄断法修正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原创声明:本文为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员工原创撰写,纯属个人见解,其个人意见/想法、立场不代表单位。本文仅为传递更多法律知识及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利于普法和协助企业之目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首发地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解释(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解读》 - 鹦鹉知产网 (yingwu.net)

关键词:
垄断
本文《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解释解读》网址: https://www.yingwu.net/news/298.html
🚩鹦鹉®️、PARROT®️、YINGWU®️、图形®️标识图案等为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核准使用在第35类、第36类、第45类等商品/服务项目中。✅️ ➡️查看详情⬅️

本文《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解释解读》的素材转载自网络,涉及的文字、图片及其他作品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中引用的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可能存在侵权或其他法律风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修改或删除。本文内容仅为传递节日祝福、法律知识、新闻动态和企业管理经验之目的,仅供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观点或立场,但其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本单位/网站的认可,也不构成本单位/网站的意见或立场。

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法律、商业或其他专业意见。对于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本单位/网站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引发的任何法律责任。信息仅供参考,不应作为具体法律建议或商业决策的唯一依据。用户应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专业意见,作出独立判断或决策。

尽管我们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或时效性,也不承担对其内容进行甄别的义务。对于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应谨慎考虑并寻求专业建议。

本网站发布的内容,除非特别注明,均为鹦鹉知产网(yingwu.net)基于第三方提供的新闻源或素材进行的二次创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二次创作作品包括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由此创作的作品在享有独立著作权的同时,仍需尊重原作品(即本文)的著作权。因此,本网站的创作作品在版权法框架下享有独立的著作权。

若用户对本网站的二次创作内容进行再次转载、改编或加工(即"基于本文的再次创作"),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利用本网站的内容。对于侵犯版权的行为,本网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阁下/您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主张著作权的署名权,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享有该内容的专有权利。 请务必保留以下完整声明,以注明出处: "本文《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解释解读》来源于:鹦鹉知产网(https://www.yingwu.net/news/298.html)"。 若需修改、摘编或用于商业用途,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并获得合法授权。未经许可的转载、引用或其他形式的使用,我司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本文发表题为《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解释解读》的文章信息,或转发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解读,包括但不仅限于话题关键词、背景、法律内容、风险评估、工作信息及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目的是为客户、网站用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确保所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同时体现我们践行"保护知产,捍卫梦想"企业价值观的决心。若本文中的信息对第三方权益造成影响,或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处理或删除。

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致力于依法合规运营,坚决反对任何违法行为。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通过本公司工作人员获取服务用于非法目的,或利用本公司平台从事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一经发现违法行为,本公司将立即报警处理,并主动向相关部门举报,积极配合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保障平台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举报违规电话:0760-88888345(客服热线)。

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在线业务平台网站(简称"鹦鹉知识产权网"或"鹦鹉知产网",域名www.yingwu.net)由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主办和运行维护,是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专注于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工商财税等相关服务,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在创新领域顺利前行。平台通过智能化工具和专业服务,提升创业者在知识产权和企业管理上的效率与竞争力。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 || (cleanHtml(v.content)).substr(0, 100) + '···' }}
推荐阅读
电子营业执照
{{ watermarkText }}

当前链接不是图片或图片加载失败。

点击在新标签中打开原文件

提示: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仅限于本网站公示展示,不具备实时性及权威性。 最新、有效的营业执照信息,请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系统公示为准。
公司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决反对并抵制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通过本公司工作人员获取服务用于非法目的,或利用本公司平台从事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