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标服务
Hot
商标买卖
热门
商标注册
HOT
版权登记
法律服务
维权
企业服务
智能LOGO
New
商事登记
商标分类
2024
商标注册
自助注册
顾问注册
担保注册
国际商标
商标智能取名
商标查询
综合查询
近似查询
图形查询
公告查询
商标分类表
商标交易
精品商标库
发布商标
持有人管理
商标交易公证
商标转让文书
商标服务
商标续展
商标转让
商标注销
商标变更
商标证补发
商标撤三申请
商标驳回复审
商标无效宣告
商标许可备案
专利服务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驳回复审
专利交易
版权服务
美术著作权
文字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
其他著作权
APP电子版权
商标服务问题
更多>>
申请第45类“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商标申请中的经营范围要求与风险
商标代理服务费用不予退款的法律依据及合理性说明
商标申请驳回复审时间的期限
注销公司商标转让的法律要求与SWOT分析
关于谨防以邮寄纸质“商标公告”方式骗取到付邮费的提示
商标诉讼服务
商标驳回复审诉讼
商标异议诉讼
商标无效宣告诉讼
商标侵权民事诉讼
其他商标纠纷诉讼
专利诉讼
专利权属诉讼
专利合同诉讼
专利侵权诉讼
其他专利纠纷诉讼
版权诉讼
版权权属诉讼
版权合同诉讼
版权侵权诉讼
其他版权纠纷诉讼
域名诉讼
域名权属诉讼
域名合同诉讼
域名侵权诉讼
域名仲裁
其他法律维权
立案预登记
其他知产服务
法律服务问题
更多>>
专利侵权诉讼:法律框架、内容、应用及策略分析
专利合同诉讼:法律框架、内容、应用及策略分析
专利权属诉讼:法律框架、内容、应用及策略分析
商标无效宣告诉讼:法律框架、内容、应用及策略分析
商标侵权民事诉讼:法律框架、内容、应用及策略分析
工商注册
品牌资质查询
公司注册
财税服务
代理记账
社保代理
资质认证
高新企业认证
营销服务
短信服务
企业服务问题
更多>>
新《公司法》登记实务百问百答
创办和管理一家财务顾问服务企业的详细指南:从创业到守业
实例:创建一家灯饰企业,初创应该是怎样做
住宅可以作为注册地址吗?
公司应该如何取名?
首页
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阅读:1215
2024-11-05 11:47:33
来源:court.gov.cn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生成图片
PDF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摘要:法律
案例一 销售假冒伪劣减肥食品应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崔某诉杨某产品责任纠纷案 案例二 公司销售虚构生产厂家的预包装食品后被股东恶意注销的,股东应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刘某诉钟某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案例三 经营者主张购买者“知假买假”,应承担举证责任——曾某诉赵某产品责任纠纷案 案例四 小作坊制售安全无害但未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散装食品,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陆某诉某酱菜坊产品责任纠纷案 案例一 销售假冒伪劣减肥食品应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崔某诉杨某产品责任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3年8月29日,崔某在与杨某通过微信联系达成购买某咖啡减肥食品的合意后,向杨某支付价款800元。崔某食用后认为减肥效果好,于2023年9月9日再次向杨某购买2160元上述产品。该产品外包装显示生产者为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日期为2023年5月。某生物科技公司于2022年9月作出声明,该公司已于2019年11月注销生产许可证并停止生产任何产品,2020年以来网上不断出现仿冒该公司名称等信息的非法食品。案涉食品标示的生产者、生产日期均为虚假。崔某服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头晕等症状,发现该减肥食品属于假冒伪劣产品,遂起诉请求杨某退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标示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杨某销售标示虚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的假冒伪劣食品,违反法律规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六条第二项规定,杨某无法提供合法进货来源,属于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杨某向崔某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故判决杨某退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典型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身体健康、形体美好。商家瞄准人民群众这一需求,推出了减肥胶囊、瘦身咖啡、减脂黑茶等一系列减肥瘦身保健食品。少数不诚信经营者销售标示虚假生产者和生产日期的假冒伪劣食品,侵害广大消费者权益,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风险隐患,应予打击。本案依法判决明知食品标示虚假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仍然销售的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有利于打击和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案例二 公司销售虚构生产厂家的预包装食品后被股东恶意注销的,股东应依法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刘某诉钟某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刘某于2021年5月5日在某酒业公司网店购买某白酒20件,共支付价款7173元。案涉白酒标签记载有生产许可证号、生产厂家等商品信息,但标示的生产厂家和生产许可证号均为虚构。刘某遂起诉请求某酒业公司承担“退一赔十”责任,并请求该酒业公司的唯一自然人股东钟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案诉讼过程中,钟某拒接法院电话,将设立网店时预留的实名制手机号停机,并以“决议解散”为由将某酒业公司注销。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刘某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其通过网络购物形式向某酒业公司购买案涉白酒,双方形成买卖合同关系。案涉白酒作为预包装食品,其标签标示的生产厂家及生产许可证号均为虚构,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某酒业公司已被其唯一自然人股东钟某注销。故判决钟某向刘某退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销售“黑作坊”食品引发的维权纠纷。案涉白酒作为预包装食品,其标签应如实记载生产者的名称、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但案涉白酒标签标示上述基本信息均属虚构,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且影响食品安全,不属于标签瑕疵。钟某销售标示虚假生产厂家的预包装食品,导致消费者无法向生产者索赔。纠纷发生后,钟某恶意注销公司、将手机停机,恶意逃避责任,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审理法院在查明事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判令由钟某承担法律责任,体现了人民法院严厉打击不诚信经营者逃避食品安全责任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企图实施类似行为的经营者具有教育警示作用。 案例三 经营者主张购买者“知假买假”,应承担举证责任 ——曾某诉赵某产品责任纠纷案 基本案情 曾某于2022年7月10日通过微信向赵某购买减肥食品1套,当天支付价款580元。之后,曾某又于2022年8月8日向赵某购买该减肥食品6套,于2022年8月29日向赵某购买该减肥食品20套,后两次共计转账支付11000元。赵某收款后,向曾某邮寄其购买的减肥食品。曾某在服用购买的第三批减肥食品后,出现不适症状,遂怀疑该减肥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曾某与赵某沟通,要求赵某退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赵某仅同意退还未食用的减肥食品的价款,并补偿3000元。双方协商未果,曾某诉至法院,请求赵某退还价款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经鉴定,曾某第三次购买的减肥食品中含有我国禁止使用的盐酸西布曲明。庭审中,赵某辩称曾某短时间内多次大量购入案涉减肥食品不符合常理,系“知假买假”,不应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曾某分三次合计从赵某处购买减肥食品27套,虽然数量稍多,但评判其是否为“知假买假”的购买者,不能仅仅根据所购买食品的数量来认定,应当结合其购买食品的用途、频率等因素综合判断。曾某自述所购减肥食品用于自己和家人服用,对购买数量已作合理说明,且在购买案涉食品后多次通过微信与赵某沟通服用产品后的感受和状况,足以证实其购买目的是用于生活消费。赵某认为曾某“知假买假”,购买减肥食品数量较多,违背常理,主观动机不是为了生活所需,不符合消费者的主体身份,但并未举示证据证实曾某购买案涉产品系用于交易牟利或有其他目的,故对其主张不予支持。曾某第三次购买的食品没有标签标示食品信息,且经检验含有国家明确禁止使用的成分盐酸西布曲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故判决赵某向曾某退还价款、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典型意义 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购买者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主张惩罚性赔偿。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主张购买者“知假买假”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在认定购买者是否属于“知假买假”时,不应仅以购买者购买数量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应当依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认定。本案中,曾某先购买1套减肥食品试用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增加购买数量,与家人共用,符合情理。且曾某已对购买减肥食品的数量作出合理解释。赵某销售的减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能证明曾某“知假买假”,曾某系因个人和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案涉食品,故应当以曾某实际支付价款为基数计算惩罚性赔偿金。 案例四 小作坊制售安全无害但未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散装食品,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陆某诉某酱菜坊产品责任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10日,陆某在某酱菜坊购买2只酱板鸭、2斤青梅酒、1斤风湿酒,通过微信支付价款290元,并要求将食品包装后邮寄到陆某指定的地址。2022年8月22日,陆某再次在微信上向某酱菜坊购买10只酱板鸭、1斤青梅酒,并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价款430元,要求某酱菜坊通过快递邮寄食品。陆某收货后,认为某酱菜坊出售的食品包装没有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和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并依据该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起诉请求某酱菜坊支付价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将某酱菜坊纳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范围。某酱菜坊辩称,不同意十倍赔偿,其经营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卫生许可证,生产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安全无害。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陆某第一次在某酱菜坊店内现场购买案涉散装食品,对案涉食品系散装食品是明知的。某酱菜坊根据陆某要求,将案涉散装食品进行包装并邮寄,该包装行为并不改变案涉食品属于散装食品的事实。某酱菜坊出售的散装食品不适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故判决驳回陆某关于支付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制售散装食品,既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又解决就业需求,繁荣市场经济。对于依法诚信经营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应当依法予以保护。食品安全标准对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作出不同规定。散装食品不适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在制售的散装食品安全无害的情况下,不宜仅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制售的散装食品没有标签或者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就判决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本案较好兼顾了保护食品安全与保护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合法权益,对于办理同类案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法律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本文《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网址:
https://www.yingwu.net/news/1758.html
🚩鹦鹉®️、PARROT®️、YINGWU®️、图形®️标识图案等为鹦鹉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核准使用在第35类、第36类、第45类等商品/服务项目中。✅️
➡️查看详情⬅️
上一篇: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滥伐林木典型案例
下一篇:
如何规范“知假买假”?代购人有哪些责任?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答记者问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 || (cleanHtml(v.content)).substr(0, 100) + '···' }}
你可能感兴趣
{{ cleanHtml(item.title) }}